close

註:以下文章,「老頭子」指天父,也就是造物主(我和惟惟比較沒大沒小...但我想「老頭子」這樣的稱呼,會讓我感覺和天父比較親密些,因為人們只對比較親密、信任的人,才敢沒大沒小,這意謂著「我倆之間親密到沒有距離、沒有隔閡」。)



有一天,和惟惟聊天聊到一半,她忽然跟我說:「昨天本想離開身體,結束這趟地球之旅,回外星球去了...」(但是受到「集體勸留」了,這是題外話啦,以下回正題。)


因為不瞭解惟惟,所以在我好奇心大起的情況下,問了惟惟很多問題,惟惟的回答令我大開眼界,包括老頭子和惟惟一起創造了許多宇宙,以及靈魂在不同星球的旅行,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等等。


我問了許多關於宇宙的問題,
也問了許多「不同星球之間」的旅程有什麼差異.....等問題。

然後,我又問了好多關於老頭子的問題,因為我對老頭子感到陌生,想要多認識他,
所以問這麼多問題,想要透過「側寫」的方式,將答案拼湊起來,
試圖描繪出老頭子的個性、特質等等,想多了解這位創造我們的老爹爹。


為什麼呢?
因為,當我身為地球人之後,靈魂的記憶,基本上都塵封了,我對老頭子感到比較陌生,不明白這位造物主的個性是什麼?有什麼樣的特質?他和我們一樣嗎?造物主會很像人類嗎?也會有情緒嗎?他是什麼樣的存在呢?雖然知道他就是愛,他就是創造,但...我還是想知道其他的...。

我對天父感到很好奇,很想要多認識他,於是就問了許多惟惟和老頭子之間的互動,想要多了解這位創造我們的造物主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(畢竟太初在與靈媒的
傳訊當中,講話都非常理性,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很理性的大人,少了孩子氣,因為我感知力還太低了,我感受不到太初他那孩子氣或者好玩、幽默的一面...所以很想透過問惟惟一些問題,來間接了解造物主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,我想我僅能了解他的小小一部分。)

註:約書亞和其他神佛都很理性,但約書亞比較快樂而幽默,而這當中最讓人感到快樂而沒有距離的就是阿基米德這位天使了,因為祂有一顆像孩子般單純的心,快樂的能量可以感染人,跟著祂一起開懷大笑。


我本來想問惟惟說:「你要回外星?想回哪個星球啊?難道....你是昴宿星人嗎?」
聽說昴宿星上面,有很多曾來過地球的大師級人物,幾乎都接近開悟者的等級,覺醒程度很高,也就是昴宿星上面,基本上是很多高度進化的靈魂,存在的地方。(昴宿星似乎是一顆恆星)

知道惟惟可能是高度進化的靈體,所以才猜測她是不是昴宿星人,想問她是不是原本住在昴宿星(不然,假如惟惟現在結束地球旅程、回外星去的話,到底要回哪顆星球呢?)

惟惟似乎察覺我並不知道她太多事情,便回答說:「L大,你雖然知道我是本源的女兒,但你知道我們在當靈魂時在做什麼嗎?你知道我為什麼當人嗎?」

我說:「我不曉得。」

惟惟說:「感覺都是我們父女引起的(囧)...」
「就是,其實,有好幾個宇宙,每個宇宙都是我們父女亂點點出來的,然後我們都點了生命出來就不管-.-」

天啊!宇宙的創造,居然像是....「手指頭點一下」,就能創造出來,
這不是童話故事中的仙女才能辦到的事情嗎?(天父的女兒,我想應該也就是「仙女」了,以上無誤)


創造宇宙,居然像「動動手,點亮一盞燈」這麼簡單,真是叫我大開眼界!
這太超乎我的想像了(等我死後一定要親自去看太初創造宇宙)

惟惟又說:「看到這一個宇宙,有好幾個星球,都變得好灰暗,尤其是地球,所以在很多靈魂的請託和討論下...我們才決定來淨化這地球...........」

後來,我又問了許多曾來過地球上的大師,之所以來地球的原因,
又問了一些關於星球的問題,之後,我忽然想到一個重要的問題,就是:「老爹爹創造這些生命,為什麼?除了看到生命的美好以外,老爹會不會想要看到這些生命所帶來的驚奇的禮物呢?」

所以我問惟惟:「有沒有哪些靈魂,美好到令你和老爹感到讚嘆的?或感到驚奇的?有沒有什麼靈魂真的美好到讓你們感到驚奇?」

惟惟說:「有啊!有一個星球,上面充滿了和平以及歡笑聲,是個很快樂的星球,我們都很喜歡去那邊逛逛...」

然後我就問:「那個快樂和平的星球,它是物質較多的星球,還是能量較多的星球呢?」

聽說,能量較多的星球,靈魂比較輕盈,能量較高,也比較容易快樂,比較容易平靜。
我猜想這是那個星球之所以快樂、和平的原因。

而我多麼希望,地球──這個物質較多的地球,也能充滿和平和、充滿歡笑聲,能充滿各種快樂的能量,我希望地球就像童話故事那般美麗、可愛。

我多麼希望地球即使有物質,也能充滿和平、歡笑、平安、喜樂,永遠維持地球的美麗。

惟惟回答:「那個快樂的星球,是屬於能量較高的星球,沒有物質喔!」

我說:「蛤...(失望),好像物質較多的星球,真的比較難這麼和平、歡樂後?」

「對啊,因為有欲望。」惟惟回答。

之後我就問惟惟,「惟惟啊!欲望是怎麼創造出來的?我甚至分不清楚欲望、渴望、好奇,這三者的差別。」

惟惟說:「一種是自私,一種是希望,一種是天真。」

「欲望要創造,很簡單啊,就把你們的心點上一個小黑點,讓這個小黑點自由發展,就會出現欲望了。」

「誰能感化這個小黑點,他的欲望就沒了。」


我問:「那有沒有人的心點上黑點之後,結果黑點擴散太大的?」

「有啊」,惟惟答得了當直接。

「那如果死後是這種黑點太大的狀態的話,
會需要怎樣的治療嗎?」
「我們會把祂隔離開來,依照染黑的不同的層級 用不同能量淨化他的黑點」

「原來是這樣」,我又問:「聽說有時候,我們也會繼承父母的黑點?」
「有阿,在你的細胞能量中會有一個叫遺傳能量,那就是了。」

「因為,我聽說有些靈魂,出生之前,感覺到...父母的黑點太嚴重,這樣一出生的課題會困難到無法完成,以致於打消來地球的念頭。」我說。

「哈哈,感性牙齒,哈。」惟惟是哈哈星人,應該改名叫「哈哈惟」。


我滿腦子疑惑:「啥?敏感性牙齒?怎麼突然出現這句話?」

「沒有啦,我是說他們很敏感。」

「噢噢,原來如此。所以是用牙齒來比喻啊!」原來惟惟是說,那些靈魂太敏感了,以至於害怕繼承了太多父母的黑點,導致無法完成這輩子的人生課題,所以祂們才會經過考慮以後,決定不來地球了。


後來,我忽然靈光一現,想到了某個問題,就問惟惟說:「咦?惟,該不會黑點,也是我們在靈魂狀態時,自己指定說要點上哪一種黑點的吧?」

「答對了!」惟惟回答都直接有力。



之後,隔了一兩天,我開始看《24個比利》,看得津津有味,因為真的太精采了,這本故事,等於是好多個靈魂參與演出,才能夠寫下這部精采的故事(雖然這故事過程中有痛苦,但也有快樂,有悲傷,但也有叫人欣慰、感動的事物,故事中的人乍看之下好像很恐怖,其實完全相反,他們很單純,也有一顆美善的心,而且我更是佩服他們把「只說實話」視為一種榮譽。)

看完之後,我開始問惟惟關於比利的事情,
後來我忽然有了一些領悟。

佛教裡面,把「人心中的黑暗面」稱為「我執」。

然後我就跟惟惟聊到說:「如果一個人生前具有傲慢的「我執」,死後也會維持傲慢的個性,」

(我把佛教的用語「我執」,當作是惟惟所說的「靈魂上的黑點」,黑點有各種屬性,有害怕、懦弱、或冷漠、或暴躁、或委屈、或憤怒、或驕傲、或貪婪等各種屬性的黑點)

人死後,靈魂無法立刻恢復為沒有傲慢的狀態,因為那成了一種習慣,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慣性定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」


我們出生前,點上的黑點,可以有很多種類,

比方說靈魂出生前,自己想要挑戰「謙虛」的課題,於是他就選擇點上了「傲慢」屬性的黑點,這就在人生中形成一種考驗。
如果靈魂出生,自己想要挑戰勇氣的課題,就點上「恐懼」的黑點,
如果靈魂出生,自己想要學習感受到溫暖、溫馨的課題,就點上「冷漠」的黑點....
如果靈魂出生,自己想要感受到自己是個勤奮的人,可能就會點上「懶惰」的黑點。
如果靈魂出生,自己想要特別練習「如何平靜、如何控制情緒」,可能就會點上易怒或暴躁的黑點。
如果靈魂出生,自己想要練習愛和寬恕,就會點上「恨」或是「難以原諒」的黑點。

如果靈魂出生,自己想要練習感受到「幸福和滿足」,就會點上「不滿」的黑點(於是他成了一個容易感到不滿的人,想要練習如何感受知足和幸福。)




如果靈魂出生前,感受到自己想要完成某種使命,他會想辦法發展自己的天賦才能,或是與曾經做過這項練習的靈魂互相合作,練習自己生活上的「特殊技能」,他可能會學畫畫,可能會想跳舞、可能會學音樂、可能會練武術,可能會學社交,可能會訓練口才表達能力,可能會練習寫作,可能會發展同理心、以及愛,可能會發展服務、奉獻的意願,可能會形成拯救他人的意願(英雄主義),也可能會發展直覺、占卜能力、情感的感受力,也可能發展邏輯思考能力,總之,靈魂有許多發展的可能性,任何一個小孩子如果不是有什麼意外(或是刻意選擇艱難的課題)的話,都具有許多天生的創造力。

大概是這樣子,這個黑點對我們的影響,就是在我們出生之後,會形成我們的個性,比如說傲慢,或者冷漠,或者反抗,或者憤怒,或者憎恨,或者恐懼、害怕、退縮、逃避、逃離、抽離、懦弱、等,但也有可能形成別的個性,也可能感謝、知足、勇氣、熱心、理性、智慧、創造、愛....等。



牛頓第一運動定律:質量越大,慣性也就越大,要改變這個慣性,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去做功。

地球是個物質較多的星球,物質多的時候,質量較大,慣性的力量也就比其他「能量狀態的星球」更大。
所以我們的個性、情緒表現,都成了一種慣性。

如果我們習慣於負面,就容易出現負面的慣性,如果我們習慣於正面,就容易出現正面的慣性。

負面的慣性:驕傲、恐懼、害怕、冷漠、不滿、恨、懶惰、不切實際、放縱(放任自己的負面習慣、不加以管理)、欲望、貪心、遺憾、愧疚、自責、自私(有條件的愛、偏私的個人喜好、滿足私欲)、偏私、不客觀、不公正、不理性、不面對事實、不接受事實、否定事實、謊言、欺騙、挑撥離間、詭計、自欺(對自己說謊)....

正面的慣性:勇氣、感謝、知足、接受、包容(度量大的人比較能夠包容、接受許多情況)、面對、務實、踏實、誠實、坦然(不把自己隱藏在黑暗、把自己攤在陽光下接受光的照耀)、理性、客觀中立、意願、無私、無償的愛、平靜、寧靜、安然、服務、奉獻、照顧、愛護、不再佔有(沒有私欲、沒有偏私)、慈悲、醒悟、開悟。

也就是說,當我們出生之後,我們的個性或情緒變成一種習慣時,要改變這個慣性需要更大的能量去做功,需要我們做出較大的努力,或是要有強烈的決心、意願、渴望,並且行動,才有可能真的改變我們的慣性,當然,對我們比較有利的,是正向能量,這種能量較高,可以真正改變負面的慣性,但那需要強烈的意願和決心。

傑德‧麥肯納曾經在他的書中《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》提到,開悟每個人都可以做到,只需要一個條件,那就是純粹的意願、純粹的渴望、純粹的決心,你就是只想要清醒過來,並不想要任何別的東西,你只想要完全認清真相,你想要完全清醒著,不在昏睡中行動

傑德說,在他眼裡,每個人的行動,都像是在昏睡中,一邊睡、一邊做,都沒有真正醒來,如果他可以「猛搖那個人的肩膀就把他搖醒」的話,他真的很想這麼做,或是狂賞他巴掌讓他醒來,問題是,以上兩種都不能讓人真正醒過來,一個人要開悟、要清醒的話,必須那個人純粹的意願才可以。

踏出了這第一步,之後的動作都會自然完成,無需追求、無需尋覓、也不需要特別刻意勉強自己的努力,開悟的後續動作會自然而然的形成,只要有強烈的意願和決心,就能夠開悟,這是必要的第一步,沒有這一步,其他後續的都無法完成,會在過程中就放棄(或者根本就還沒開始踏上旅程)。

要踏上旅程,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、必須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條什麼樣的路上,那麼你就會知道最後的終點是什麼。

如果不是真心想要開悟,不是真的想要清醒,會怎麼樣呢?

如果只想要半醒,那就會永遠只有「醒來一半」,人生猶如在半睡半醒間行事,如果這輩子只想要追尋靈性,那就會一直處於「有如在迷宮般一直尋找」。

如果意願不夠高,那麼走到一半就會想要放棄。
所以開悟的第一步,就是純粹的意願你只想要醒來,不要別的。
你什麼都不要,只想要清醒。



惟惟說:老爹希望你把這些概念打到部落格上。

嗯,老爹都開金口了,於是我就來打字啦。

(打完字了,耶!繼續看《24個比利》第二部──比利戰爭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x4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